430685
体外释放(IVRT)实验是药学领域,特别是经皮给药系统、缓控释制剂等研究中的关键实验,主要用于评估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特性。其中半固体制剂为做经皮给药系统的典型药物,则可以通过垂直扩散池模拟体内环境,将制剂置于适宜的释放介质中,测定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,以此作为药剂的处方优化、质量评价以及体内行为预测的手段。因此找到合适的释放介质变得尤为重要。下面我们采用一种乳膏剂在不同释放介质中进行IVRT实验,观察药物从制剂中释放速率的差异。
实验方法
全自动扩散取样系统参数(TDS-1012)
上样量:约100mg
剂型:乳膏剂(国产)
温度:32℃±0.5
转速:600rpm
人工膜:0.2um PES膜(默克)
取样时间: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小时
扩散池:量环内孔径为15mm;扩散池体积9ml
释放介质:30%乙醇/生理盐水、生理盐水、磷酸缓冲溶液(pH7.4)
色谱条件(Aglient 1260 Infinity II)
检测器:UV 254nm
流速:1.0 mL/min
流动相:甲醇/水溶液
色谱柱:Extend-C18柱
实验结果
利用药物累积释药量(μg/cm2)和时间(t)平方根(即Higuch公式:M=kt1/2)来表现样品中药物的释放速率,公式中k值表示释药速率。结果如下,在不同释放介质的条件下,乳膏剂中药物释放量各有差异,其中30%乙醇/生理盐水组的药物释放速率最高(61.254),说明在释放介质中加入乙醇可以有效促进药物的释放,而生理盐水和磷酸缓冲液组的释药速率分别为39.565和39.096,两者接近,但低于30%乙醇/生理盐水组。
实验结论
上述结果表明,在满足漏槽条件的前提下,不同释放介质对乳膏剂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显著,这意味选择对的释放介质可以有效辅助我们获得更真实有效的数据,其中30%乙醇/生理盐水能够显著提高释药速率,为药物处方优化和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因此,在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,需要对释放介质的选择进行验证。
上一篇: 研磨效率低?样本活性难保?新芝生物全场景研磨方案,科研无忧!
下一篇: 没有了
24小时服务热线 18106650612